您当前所在位置: 爱上学习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总结小学工作计划总结师德师风建设总结感动温总理的一位普通女教师(图) -- 正文

感动温总理的一位普通女教师(图)

[10-16 11:49:42]   来源:http://www.i3xuexi.com  师德师风建设总结   阅读:9906

[导读] 自己做饭,孩子如今最多的记忆场景是“等妈妈回家”。结婚22年,与丈夫在一起的日子却不超过4年,“帮她刻试卷”成为丈夫如今最幸福的回忆。7月13日,她的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们为她送行,一束束鲜花寄托人们的哀思。温家宝总理亦被这名普通教师的事迹所感动,亲笔批示宣传她的事迹。教师节时,她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至高荣誉,被人事部、教育部追授“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此前,她还被追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我们也要去送吴老师———”大巴车快要开动了,车下100多名学生抹着泪、跺着脚发急了。7月13日上午,正值暑期,但郑州22中的校园内并不宁静。7月11日,22中教师吴玲因病去世。13日这天,是这位女教师出殡的日子。学校此前通知教师们统一坐车去殡仪馆参加吴老师的告别仪式,不想得到消息的学生也纷纷赶来了,两辆大巴车根本坐不下。见此情景,校长李素萍哭了:“同学们,车返回了就来接你们,今天落下谁吴老师也是不愿意的。”郑州殡仪馆吴玲遗体告别室,已挤不进人,哭声一片———她的学生来了,学生家长来了,原在开封的老同事赶来了,一些刚下车还背着行囊的往届生也来了……“一名普通教师能得到如此爱戴,真是太难得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市民夹在人群中,也跟着流泪。同样被感动的,还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感动温总理的一位普通女教师(图),http://www.i3xuexi.com

攻克英语作文 第20个教师节 教师的二十个心愿


吴玲与她的学生们在野炊。丈夫秦世忠说,家里虽然只有一个独子,但每逢母亲节,总会来一群学生围着吴玲喊妈妈。资料图片


 一个小男孩从吴玲生前所在的22中学门前走过。教育部党组日前作出决定,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吴玲学习。本报记者高明摄


这是吴玲全家的一张合影照,是儿子秦澎离开郑州去上大学前拍摄的。丈夫秦世忠说,“十多年了,这是我们家惟一的合影。”资料图片


 吴玲遗像前放的这只小闹钟已经跟随她10多年了,闹铃的指针一直定格在“5点20分”。本报记者高明摄

  ■核心提示

  7月11日,河南郑州22中50岁的中学女教师吴玲因病去世。

  这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教师生前几乎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荣誉称号,但被她教过的很多学生都叫她妈妈。

  早出晚归,27年如一日,把心血献给教育事业。她却让亲生儿子六岁半开始自己做饭,孩子如今最多的记忆场景是“等妈妈回家”。

  结婚22年,与丈夫在一起的日子却不超过4年,“帮她刻试卷”成为丈夫如今最幸福的回忆。

  7月13日,她的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们为她送行,一束束鲜花寄托人们的哀思。温家宝总理亦被这名普通教师的事迹所感动,亲笔批示宣传她的事迹。

  教师节时,她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至高荣誉,被人事部、教育部追授“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此前,她还被追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我们也要去送吴老师———”

  大巴车快要开动了,车下100多名学生抹着泪、跺着脚发急了。

  7月13日上午,正值暑期,但郑州22中的校园内并不宁静。

  7月11日,22中教师吴玲因病去世。13日这天,是这位女教师出殡的日子。学校此前通知教师们统一坐车去殡仪馆参加吴老师的告别仪式,不想得到消息的学生也纷纷赶来了,两辆大巴车根本坐不下。

  见此情景,校长李素萍哭了:“同学们,车返回了就来接你们,今天落下谁吴老师也是不愿意的。”

  郑州殡仪馆吴玲遗体告别室,已挤不进人,哭声一片———她的学生来了,学生家长来了,原在开封的老同事赶来了,一些刚下车还背着行囊的往届生也来了……

  “一名普通教师能得到如此爱戴,真是太难得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市民夹在人群中,也跟着流泪。

  同样被感动的,还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4日,温总理作出批示:“中学教师吴玲事迹感人,应该广泛宣传。”随后,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部长周济也对这位女教师作出了批示。

  好强的女老师

  吴玲,女,50岁,高级教师,从事教师职业27年。

  1977年,吴玲从农村插队返城后在开封市33中当了一名数学教师。

  “这女子好强,干什么都用心。”与吴玲原同在一教研室的开封33中老校长王青海如是评价。

  王青海回忆说,吴玲上班没几天,就找到他说自己没受过正规师范训练,想拜他为师。而吴玲在他班上听课,竟一节不落地坚持了整整半年。

  “有天晚上都十点多了,吴玲骑车来到我家,说是遇到了难题要向我讨教。”王青海说,吴玲的努力很快获得了回报,她班上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竟奇迹般地比其他班高出10多分,被同事们刮目相看。

  1993年,吴玲从开封调到郑州22中学。22中地处城乡接合部,生源都来自附近城中村的孩子,一度被认为是“农村学校”。

  “破天荒的!”22中校长李素萍这样形容吴玲10年来的成绩———从1993年至今,吴玲所在班上的学生只要参加省、市及区的数学竞赛,都会捧回好名次。有次区数学竞赛,获奖学生中吴玲的学生竟超过了一半。这是22中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每天她来学校最早,走的最晚,从没有破例。”回忆起吴玲,几乎每个教师都会提到这一点。一个细节是,吴玲床头有个小闹钟,而闹铃的指针10年来一直定格在了“5点20分”。

  一名年轻教师至今迷惑不解:吴老师上有老下有小,却早到晚归,她怎么能天天保持这种旺盛的工作状态?尤其是前两年有住校生的时候,她还常常是晚上11点多才回家。

  去年年初,有同事发现一向步履轻快的吴玲走路显得吃力,而且时时额头冒虚汗。大家劝她去医院检查,吴玲总是回答,新来的五位年轻教师不熟悉工作,还需要人带,先忙过这段时间吧。

  今年4月的一天,已连续几天吃不下东西的吴玲在课堂上晕倒了。医院确诊的结果竟是恶性肿瘤,而且到了晚期。

  2001年5月,在一篇名为《捧着一颗赤心、献给教育事业》的年终总结中,吴玲这样写道:“二十多年来从未因事、因病而请过一天假,没有耽误过学生的一节课,每天都是出满勤,干满点,早出晚归,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已首先做到……”

  爱管“闲事”的老大姐

  王金秀,22中教师,王金秀坦言,她以前对吴玲的工作曾一度很不能理解。

  王金秀说,1993年,她和吴玲同在一个年级当班主任,而她所带的是个“双差班”。只要她不在,吴玲总是跑到她的班上“指手画脚”:不是帮学生解答疑难题目,就是找表现不好的学生谈话。

  “当时我心里就不舒服,你带好你的班算了,学校都不指望这个班了,你来多管闲事,不是让我难堪吗。”王金秀说,一次她看到吴玲和教导主任在谈话,就没好气地上前说:“主任,把我的班给吴老师一起带算了,人家是党员、工作积极,能干呀。”

  “以后,她很少来我的班了。”王金秀说,但吴玲却能“神通广大”地继续“插手”她班里的事务:“一天,她突然把我们班上一个让各科老师都头痛、已准备退学的学生从游戏室里给带回来了;又有一天,她急匆匆地找到我说,班上的谁和谁正准备找人打群架了,赶快……”

[1] [2]  下一页


标签:师德师风建设总结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计划总结 - 小学工作计划总结 - 师德师风建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