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爱上学习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总结小学工作计划总结师德师风建设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为师之道 -- 正文

《吕氏春秋》中的为师之道

[10-16 11:49:42]   来源:http://www.i3xuexi.com  师德师风建设总结   阅读:9985

[导读] ,即所谓“行义”是也。 进一步讲,“行义”二字标示出了为师者通过教育人、培养人而改造社会的神圣使命,具有“道德命令”的性质。它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而是在对社会关系客观认识基础上的一种自觉担当,达不到“行义”的目的和要求的时候则常常会感到惭愧与不安。从这个意义上讲,为师者就是社会改造的引导者、先行者,所以《吕氏春秋》讲:“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为了“行义”而“争于道”,对于为师者而言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为师者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 的确,为师者只有先确认了自我价值感、使命感,才会有强大的内在精神动力。就以大教育家孔子来说,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他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信念是分不开的,他要通过育人来“行义”。在匡地被围困时,他还带领学生习礼树下,弦歌之声不绝,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事业,真有临大节而志不可夺的精神。在教育劳动中,义务体现为使命,在价值感和使命感中,才能激发出内在的热情与持久的力量,从而自觉、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育人的工作。 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过自用,不可证移 为师者容易犯的四种毛病 《吕氏春秋·诬徒》篇批评了某些为师者容易犯的四种毛病: 第一,“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阴喜怒无处,言谈日易,以恣自行。” 这里面有两个意

《吕氏春秋》中的为师之道,http://www.i3xuexi.com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著作,班固把它列入杂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春秋战国学术文化的一个总结。其中的《劝学》(一作《观师》)、《尊师》、《诬徒》等篇,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尤其是讲为师之道的内容,至今仍闪烁着夺目的思想之光,兹述析如下。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

  为师者自我价值的确认

  春秋战国之时,具备为师之资格的人,皆是具有“道术”且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知识分子。无论儒家、墨家还是道家,尽管其思想上取舍不同,但都无一例外地传授自己所认同的“道”,而这便成为为师者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吕氏春秋》更明确地指出:“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又说:“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于教。”教师应当认识到,其自身之所以存在重要价值,在于其主要是开启心智,在于“胜理”,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有德行的“人”,即所谓“行义”是也。

  进一步讲,“行义”二字标示出了为师者通过教育人、培养人而改造社会的神圣使命,具有“道德命令”的性质。它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而是在对社会关系客观认识基础上的一种自觉担当,达不到“行义”的目的和要求的时候则常常会感到惭愧与不安。从这个意义上讲,为师者就是社会改造的引导者、先行者,所以《吕氏春秋》讲:“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为了“行义”而“争于道”,对于为师者而言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为师者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

  的确,为师者只有先确认了自我价值感、使命感,才会有强大的内在精神动力。就以大教育家孔子来说,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他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信念是分不开的,他要通过育人来“行义”。在匡地被围困时,他还带领学生习礼树下,弦歌之声不绝,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事业,真有临大节而志不可夺的精神。在教育劳动中,义务体现为使命,在价值感和使命感中,才能激发出内在的热情与持久的力量,从而自觉、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育人的工作。

  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过自用,不可证移

  为师者容易犯的四种毛病

  《吕氏春秋·诬徒》篇批评了某些为师者容易犯的四种毛病:

  第一,“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阴喜怒无处,言谈日易,以恣自行。”

  这里面有两个意思。一是过于随心所欲,缺少一贯性的原则,信口开河;二是对待学生的态度不稳定,喜怒无常。一般说来,“不讲”的老师少,但“妄说”者却大有其人,“妄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知识缺乏、学术不精和不负责任。为师者应当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平和其心气,宽大其胸怀,培养对学生的良好感情。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足,有时出现傲慢、顶撞、无理、“不懂事”等言行并不意外,对此教师应掌握分寸,正确处理。

  第二,“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过自用,不可证移。”

  就是说为师者自己有失败或过失,不肯自我批评,刚愎自用,坚持错误。当然教师也是人,也会犯错误,但教师不应过分看重自己的尊严。如果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不顾是非曲直,实际上你的尊严并不能得到真正地维护,相反却受到更大的损害。每个当老师的,都希望学生尊重自己,这是正常心理,问题是怎样赢得学生的尊重。尊重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平等基础上的自觉行为,即使对于年少的学生也应当是这样,教师发现自己错了能坦率地承认,学生不但不会瞧不起你,反而会感到你可敬可亲。

  第三,“见权亲势。及有富厚者,不论其材,不察其行,驱而教之,阿而谄之,若恐弗及”。

  有些教师阿谀谄媚权势者,不管其德才如何,千方百计地讨好奉承。这种情况在古代专制社会中是存在的,是不正常的。一方面,这会在心理“骄惯”那些富豪子弟,使他们产生鄙视教师进而轻视知识的心理;另一方面,这在客观上是对贫寒子弟的不公与歧视,使他们的自尊心无形中受到伤害,他们也同样会对这样的教师产生鄙视的心理。为师者平等视人、给予每个受教育的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关注度,不仅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体面与美德。

  第四,“弟子居处修洁,身状出伦,闻识疏达,就学敏疾,本业几终者,则从而抑之,难而悬之,妬而恶之。”

  个别为师者对品学兼优却不善于“搞好关系”的学生无端地疏远、嫉恨,从而压制之、刁难之。“弟子去则冀终,居则不安,归则愧于父母兄弟,出则惭于知友邑里,此学者之所悲也。”学生的社会关系、家庭条件、生活习惯、个人爱好不可能完全一样,也不会是一种类型。就性格而言,有能说会道的、也有沉默寡言的,有“眼皮子活”的、也有灵活性差的,这都是正常的。作为教师,对于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要善待,因为他们在心灵深处都期待师长的关爱,这一点不可不明。

  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矣

  为师者最好能“反己以教”

  《吕氏春秋》中提出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反己以教”。“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矣。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人之情,爱同于己者,誉同于己者,助同于己者,学业之章明也,道术之大行也,从此生矣。”好老师对待学生就如同对待自己一样,要设身处地施行教育。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先想想,自己若是学生,能否做到,不能勉强学生做力所不及之事。这样就能师生同心,情感和谐,使教育过程得以顺利完成。

  为什么为师者要“反己以教”?《吕氏春秋》指出:“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其所不乐。”又说:“为之而乐者,奚待贤者?虽不肖者,犹若劝之;为之而苦矣,奚待不肖者?虽贤者犹不能久。”人之常情是,不能喜欢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能从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中有所得。做一件能得到快乐的事,即使是不肖者,也会努力干;做一件苦恼的事,别说不肖者,贤者也难以坚持。因此,“反诸人情,则得所以劝学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体验学生的心情,研究其心理特点。这样,就能找出适当的办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

[1] [2]  下一页


标签:师德师风建设总结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计划总结 - 小学工作计划总结 - 师德师风建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