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建议
[导读] 物体的每个面都是相同的,而有些不是,从而把它们看成不同的两类。当然,只要能初步辨认就可以了。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以后,可以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实物,并试着说一说这些物体有什么特征,学生一般会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进行描述,比如,“长长的”、“又长又方”等等,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接着,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说明刚才这些物体都是这个样子的,这样的物体就叫长方体。然后再依次教学其他图形。在这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顺利完成从实物图到一般模型的抽象过程。例如,有的学生可能会把长的长方体和扁的长方体看成是形状不同的两种图形,教师可以通过把长方体翻转,使学生认识到这两种图形实质是相同的。最后,让学生说说身边哪些物体是以上这些形状的。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尽量多说出一些物体,可以先说出在教室里可以看到的物体,比如,铅笔盒,圆柱形铅笔,再通过想像说一说平时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以上这几类,使学生慢慢学会发散地思考问题。做“做一做”第1题时,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用感观来体验不同立体图形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圆柱、球很容易滚动,球还可能在地面上转动,而长方体、正方体不易滚动,只能推动,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平面,侧面是曲面,球的表面是曲面,搭物体时,两个
课前教师要准备一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一般模型(如积木块)。可以准备教材上列举的,也可以就地选一些学生常见的实物。例如,中成药的包装盒,有长方体的,有正方体的,还有圆柱形的,盒里装的药丸大多数是球形的。为了加强操作,最好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模型的学具。
教学时,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可让学生自己观察和摆弄准备好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状的实物,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相互说一说这些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可能会把长方体说成长方形或长方块,把球说成圆,教师不必马上纠正,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学会与同学交流。
接着,让学生试着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由于圆柱和球的特征比较明显,容易辨认,而长方体和正方体容易混淆。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比较它们的不同,使学生知道有些方形物体的每个面都是相同的,而有些不是,从而把它们看成不同的两类。当然,只要能初步辨认就可以了。
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以后,可以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实物,并试着说一说这些物体有什么特征,学生一般会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进行描述,比如,“长长的”、“又长又方”等等,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接着,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说明刚才这些物体都是这个样子的,这样的物体就叫长方体。然后再依次教学其他图形。在这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顺利完成从实物图到一般模型的抽象过程。例如,有的学生可能会把长的长方体和扁的长方体看成是形状不同的两种图形,教师可以通过把长方体翻转,使学生认识到这两种图形实质是相同的。
最后,让学生说说身边哪些物体是以上这些形状的。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尽量多说出一些物体,可以先说出在教室里可以看到的物体,比如,铅笔盒,圆柱形铅笔,再通过想像说一说平时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以上这几类,使学生慢慢学会发散地思考问题。
做“做一做”第1题时,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用感观来体验不同立体图形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圆柱、球很容易滚动,球还可能在地面上转动,而长方体、正方体不易滚动,只能推动,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平面,侧面是曲面,球的表面是曲面,搭物体时,两个平平的面搭在一起不容易发生倒塌。活动的形式可以参考教科书,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例如,可以让学生从斜坡上把圆柱、长方体、球滚或滑下来,看哪个先到底端。
做“做一做”第2题时,可以采用教科书上蒙眼睛摸实物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如在一个箱子里或袋子里摸实物。做游戏时,可以选一些比较大的便于确定形状的实物,摆在桌子上。由一名学生说出一种图形的名称,让另外两名蒙眼睛的学生摸出这种形状的实物,其他同学进行判断。还可以让蒙上眼睛的学生随便拿一个立体图形,摸一摸,再说出拿出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要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上一篇:《平面图形的认识》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