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生存边缘的生灵
[导读] 湖南、湖北等5省市。此次考察,他又根据这个地域的气候特点,增加了昆虫物种的分布、生存及繁衍等内容。 通过这两个阶段的考察,杨同杰共收集史志拍摄图片4000余幅、录像资料近40小时,做考察笔记约80万字,史志资料1000多公斤,杨同杰致力两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瞩目。 山东临沂师范学院破格将其聘为客座教授,并邀请他参与大学本土教材的编写,主持参与研究相关课题,对大学生进行昆虫、生态环境知识传授。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知名学府也寄来请柬,邀请他举行讲座。兰州、银川、郑州、成都、昆明等十多个城市则纷纷邀请他举办生态环境科技展。由此,杨同杰更加坚定了创建中国流域生态科技馆的决心。 杨同杰近日告诉笔者,再过一个月,他将对长江下游的生态环境进行考察,考察完毕后,即开始筹建中国流域生态科技馆。 据了解,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对该项目进行了初步论证。按计划,这座科技馆将汇集其对两河流域考察的各种图像、标本、文字、史志等资料,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 杨同杰说,这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也是中国第一家生态科技馆,仅凭他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办好,因此,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协助。 中国流域生态科技馆兴建成功后,可以让全世界研究黄河、长江流域的生态专家在此获取资料,并为物种消失的原因提供依据和线索,还能进行
此外,他还根据多年的研究和考察写成了《走进昆虫世界》、《黄河流域考察记》、《寻找生存边缘的生灵》3部科普著作,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
筹建首座生态科技馆
2003年7月,杨同杰又走在了考察长江流域的路上。
他知道,如果不抓紧时间对其考察,现有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资料将难以收集。首期考察,他从长江源头格拉丹冬一直到金沙江畔的攀枝花市,途径青海、西藏、云南、四川4省区30多个县市,考察流域面积33万平方公里。
杨同杰说,当他站在长江源头,望着清洌的雪水汩汩流淌,真的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心中不停地追问:是谁污染了长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萌生了创建中国流域生态科技馆的想法。
自此,杨同杰在收集资料的同时,加大了对人文地理、森林虫害、矿产利用的分析,以获取更详尽的信息。
2004年6月至8月,杨同杰赴长江中游考察,足迹遍及四川、云南、重庆、湖南、湖北等5省市。此次考察,他又根据这个地域的气候特点,增加了昆虫物种的分布、生存及繁衍等内容。
通过这两个阶段的考察,杨同杰共收集史志拍摄图片4000余幅、录像资料近40小时,做考察笔记约80万字,史志资料1000多公斤,杨同杰致力两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瞩目。
山东临沂师范学院破格将其聘为客座教授,并邀请他参与大学本土教材的编写,主持参与研究相关课题,对大学生进行昆虫、生态环境知识传授。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知名学府也寄来请柬,邀请他举行讲座。兰州、银川、郑州、成都、昆明等十多个城市则纷纷邀请他举办生态环境科技展。由此,杨同杰更加坚定了创建中国流域生态科技馆的决心。
杨同杰近日告诉笔者,再过一个月,他将对长江下游的生态环境进行考察,考察完毕后,即开始筹建中国流域生态科技馆。
据了解,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对该项目进行了初步论证。按计划,这座科技馆将汇集其对两河流域考察的各种图像、标本、文字、史志等资料,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
杨同杰说,这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也是中国第一家生态科技馆,仅凭他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办好,因此,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协助。
中国流域生态科技馆兴建成功后,可以让全世界研究黄河、长江流域的生态专家在此获取资料,并为物种消失的原因提供依据和线索,还能进行生态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上一篇:因为贴近所以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