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爱上学习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高一语文同步练习《沁园春 长沙》赏析 -- 正文

《沁园春 长沙》赏析

[04-24 20:05:48]   来源:http://www.i3xuexi.com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   阅读:9948

[导读] 从中读出一种孤独与感伤的意蕴。“独立”一词,历来被人吟咏玩味。付建舟《毛泽东诗词全集详注》称其“突出了诗人爱秋而不惧寒的卓然而立的形象”“表现了不同凡俗的英雄气概”,并引柳宗元的诗“独立四顾心激昂”为佐证。这种说法过多地强调了毛泽东作为英雄倔强孤傲的个性,没有走进毛泽东作为诗人当时的精神世界。其实“独立”一词显示的孤独之意是显豁的。“独立”这一说法在古典诗歌中是很常见的。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独立小桥风满袖”“独立斜阳数过人”等等,无不表达了孤独感伤之意。 再看看“独立寒秋”之“寒秋”这一意象。教材注释上说,寒秋,深秋。这故然不错。但“寒”字一用,寒意扑面而来,不仅表明时值深秋,还令人想到《楚辞》中的章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深秋季节是一个令人沉静深思的季节。按通行的说法,本词写于1925年,其时大革命形势轰轰烈烈,但就毛泽东个人而言,因养病

《沁园春 长沙》赏析,http://www.i3xuexi.com

    历来论者都认为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词抒发的是革命豪情,体现的是革命乐观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情怀。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包括苏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也沿用了这一传统说法:“不仅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感情,也体现了主宰山河的壮志。”还称诗人的情感是激越的,“词的情调是慷慨激昂,风格是豪迈爽朗”(苏教版教材《教学参考》)。

    应该说传统的说法自有一定的道理。但这种笼统又带点标签式的论断并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也不利于学生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脉搏。笔者认为,这首词的主基调恰恰是苍凉、迷茫的,在飞扬的豪情背后隐约透出深潜于其中的感伤。

    让我们来再次认真体悟文本。先看词的开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只要不是主题先行,只要不是片面地强调这首词是毛泽东的词,再普通的读者也能从中读出一种孤独与感伤的意蕴。“独立”一词,历来被人吟咏玩味。付建舟《毛泽东诗词全集详注》称其“突出了诗人爱秋而不惧寒的卓然而立的形象”“表现了不同凡俗的英雄气概”,并引柳宗元的诗“独立四顾心激昂”为佐证。这种说法过多地强调了毛泽东作为英雄倔强孤傲的个性,没有走进毛泽东作为诗人当时的精神世界。其实“独立”一词显示的孤独之意是显豁的。“独立”这一说法在古典诗歌中是很常见的。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独立小桥风满袖”“独立斜阳数过人”等等,无不表达了孤独感伤之意。

    再看看“独立寒秋”之“寒秋”这一意象。教材注释上说,寒秋,深秋。这故然不错。但“寒”字一用,寒意扑面而来,不仅表明时值深秋,还令人想到《楚辞》中的章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深秋季节是一个令人沉静深思的季节。按通行的说法,本词写于1925年,其时大革命形势轰轰烈烈,但就毛泽东个人而言,因养病回湘,又遭军阀赵恒惕追逐,32岁的毛泽东独自一人站立于深秋的寒风中,一丝孤独苍凉自然会袭上心头。若依彭明道的考证,本词写于1920年,其时毛泽东所发起的湖南自治运动彻底失败,数年来,他孜孜追求的理想王国彻底瓦解,他隐约觉得“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叩问〈沁园春。长沙〉》)。参考这一背景,“独立寒秋”中流露出的孤独感伤更是不言自明了。

    “北去”的“湘江”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意象。湘江静静地北去,无声无息,让人想起秦观的词,“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给人以“留不住夕阳”的诗意。江水本该东流,而湘江兀自向北,执意而去,了无眷顾,带去的是青春和岁月,是梦想与激情。静默的湘江承载了词人的万千心绪。词人的目光与心绪随着茫茫的江水流向了茫茫的北方。

    “看”以下几句写景,被认为一扫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充满生机,充满生命的活力,是用豪放之笔写奋发豪情,是借景抒情、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的典型片段。

www.i3xuexi.com

    说抒写豪情不错,说词人的心情豪迈也不错。但笔者认为,这里的写景更重要的是为了揭示道理,是为了阐释青年毛泽东“动”“斗”的哲学观。在孤独茫然中,毛泽东的视线停留在橘子洲头附近的景色上,那些景色使词人若有所悟: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千帆竞发,鹰击鱼翔,生命的本质与意义是在动、斗之中得以落实的。“争流”“鹰击”化用典故,极写搏击与抗争。“万类霜天竞自由”,一个“竞自由”的“竞”字更是把所有景物的“动”“斗”的本质表现了出来,深刻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青年毛泽东对运动、对立、冲突持完全肯定的态度,并将其视作宇宙的规律:“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之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毛泽东《〈伦理学原理〉批语》)这些早期思想一直延续其一生,如果我们理解了词人的早期思想,就会对其诗歌有更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了。(词的下阙极写少年意气,极写水击千里,浪遏飞舟,也同样是这种思想的外在显现。)另一方面,“万类霜天竞自由”又与词人当时并不“自由”的境遇形成对照,可以说是以乐景写哀情。

    “怅”的解说有多种,或称“由深思而激昂慷慨”(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或称“沉思而感慨”(苏教版实验教材),或称“怅望”(公木著《毛泽东诗词欣赏》)等。笔者以为,比较合理的解释应该是惆怅、怅望,杜甫是“怅然千秋一洒泪”,毛泽东是“怅望寥廓心迷惘”。前者是面对时间,后者是面对空间,前者是感伤,后者是迷惘;但怅望中都包含了对生命皈依感的追索和探寻。“谁主沉浮”意谓:谁在主宰着大地的沉浮?宇宙中的“万类”谁在驱使?大地的主宰是谁?这里的“问”更多的是屈原式的“天问”,是对自然奥秘的寻求和探索,是对秩序法则的怀疑与挑战。当然这也是一种自我期许,又是一种对这种自我期许的怀疑。这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情感不是一句“表达了诗人想主宰大地沉浮的革命理想”就能说明的。由此可见,上阙的基调其实是低沉的:孤独而迷惘,怀疑而困惑;似有所悟又终觉模糊。

    下阙的追忆可以看作是一种突围与释放——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词人想起了当年曾和同学朋友在橘子洲一带散步、游泳,畅论天下大事的情景,回忆了那一段难忘的峥嵘岁月。这里有一条有脉可寻的心理线索。词人因孤独而忆“百侣”(这里对“百侣”的回忆与上文“独立”的现实境遇构成对比,从另一角度抒写孤独之情);因现实的不如意(如理想遭遇挫折、遭军阀赵恒惕的追捕和驱逐)而忆昔日的得志;因自觉老大(三十岁相比于二十岁,是中年的起点)而追忆挥洒青春激情的时光。所以,回忆是心理的突围。

[1] [2]  下一页


标签:高一语文同步练习高一语文同步练习大全,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