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
[导读] 了。虽然也认真地备了课,也考虑了学生实际,但仍然可能出现上课时无所适从的情况。有了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运用,我们制作好课件再去上课,就能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因为我们是按照备课教案做好课件,所以就能把无所适从的情况消灭在准备阶段。对于青年教师,课件则是教学过程的预演,教师根据课件演示,就能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了。(二) 有利于解决教学难点。在课件的使用中,利用演示效果解决教学难点,教学成功率将会大大提高。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调用素材库中现存的资料(有影片、音乐、录音、动画、图片等),帮助我们解决教学难点。例如初一语文第二册中的《陋室铭》,考虑到学生比较难理解文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意境,于是就在素材库中选取了若干幅中国国画作为课件的背景或插图;还有对“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理解,就在素材库中调用了中国特色的古琴曲“高山流水”在画面的转换间隙播放。这样既营造了课堂氛围,又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三)有利于发挥教学个性。我们既要讲求创造性地教学活动,就必须要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我们可以根据自己任教班级的学生情况,或者教材具有的特殊内容制作出有个性的教学课件。如有的班的学生好动,坐不住,我们就可
内容提要: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的一个部分。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容量增大了、色彩丰富了,生动性增强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课件”是对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把课件的设计当作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实验的一个“细胞”,一个起点,制作优良的教学课件,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关键。
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容量增大了、色彩丰富了、生动性增强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这是有目共睹的。
那么,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什么优势呢? (一)有利于理清教学思路。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思路清晰时,课就上得很顺畅,整节课显得张弛有度,详略得当;当思路不清晰时,就会觉得重难点把握不了。虽然也认真地备了课,也考虑了学生实际,但仍然可能出现上课时无所适从的情况。有了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运用,我们制作好课件再去上课,就能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因为我们是按照备课教案做好课件,所以就能把无所适从的情况消灭在准备阶段。对于青年教师,课件则是教学过程的预演,教师根据课件演示,就能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了。(二) 有利于解决教学难点。在课件的使用中,利用演示效果解决教学难点,教学成功率将会大大提高。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调用素材库中现存的资料(有影片、音乐、录音、动画、图片等),帮助我们解决教学难点。例如初一语文第二册中的《陋室铭》,考虑到学生比较难理解文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意境,于是就在素材库中选取了若干幅中国国画作为课件的背景或插图;还有对“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理解,就在素材库中调用了中国特色的古琴曲“高山流水”在画面的转换间隙播放。这样既营造了课堂氛围,又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三)有利于发挥教学个性。我们既要讲求创造性地教学活动,就必须要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我们可以根据自己任教班级的学生情况,或者教材具有的特殊内容制作出有个性的教学课件。如有的班的学生好动,坐不住,我们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一些特殊的的音响效果,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若某一课所涉及的内容趋向专业性,我们就可以调用一批符合教材内容的素材充实进去,使这一课件具有它的独特风格,那么这一节课也肯定是别具一格了。没有个性的课堂教学只是教材的克隆,久而久之,被束缚的就不仅是学生,还有老师自己。
既然,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有这么大的优势,那么我们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呢?那就要谈一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整合问题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的一个部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包含两个意思:① 信息技术是“整合”起来的课程的有机构成要素。② 要用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去整合学科课程,即它同时也是“整合”的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进一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在它的初始阶段,似乎看不出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多大区别,但实质上,它与过去大家所熟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很不相同。它表明,信息技术不再是一般的“辅助”工具了。——在一定时期里把它当作某种辅助工具,固然也并非无关乎改革,但那不可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实现面向未来的“跨越式”发展。
拿语文来说吧,恐怕不再是现在这样,不再是一套文选式教材一学就是三年或六年,而完全可能变成设置更合理、学生学得更有趣更有效的好几门课程。比如高中,为什么不能有一门40学时的古典文学鉴赏,一门25学时的当代文学讲座,一门30学时的语文基础知识,一门20学时的实用文写作,一门30学时的语言表达技巧,一门40学时的精读与速读?——当然,具体的设置方案,要在经过充分“整合”、充分论证之后,才能够准确描述。这里只不过是说明,在追求的目标方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很不相同的。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也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很不一样。不是谁辅助谁了,而是二者要逐渐融为一体。一方面,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这种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可有可无的,它是与语文教学紧密融会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也就是说,“整合”是二者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语文学科原来的一套东西纹丝不动,肯定只能和信息技术简单“拼合”,或勉强“掺合”;如果信息技术不屑于观照语文教学的特点,就会成为累赘,成为勉强“贴”上去的负担。所谓“整合”,就是必须有所“整”,而后才有二者的紧密融合。
怎样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实验呢?万丈高楼平地起。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一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既要全方位着眼,又要一砖一瓦,从点点滴滴的实验做起。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继续教育、语文课堂教学、学生的语文学习、语文考试评价,这方方面面都可以实验,而且都不可或缺。试想:如果是没有充分体现“整合”观念的课程标准,能不能指导充分体现“整合”精神的语文教材的编写?如果没有充分体现“整合”的教材和教师培训,能不能使学科教学充分体现“整合”精神?当然,没有大量充分体现“整合”精神的课堂教学实践,要产生充分体现“整合”观念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也不大可能。所以,方方面面都必须进行“实验”。每个方面值得实验的项目都很多。比如,消灭错别字、掌握普通话读音,一直是老大难问题,那么能不能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解决得好些?比如,学生作文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开发,如果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会有怎样的进展?比如,作为提高语文能力重要基础的诵读,多年来一直很容易被忽视,那么能不能应用多媒体技术,把学生诵读质量来一个大提高?比如,语文能力的发展,与广泛的语文资源和丰富的现实生活,联系得最为密切,那么能不能凭借网络条件有效增强这方面联系,从而为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创造一些新模式?比如,语文能力是一种多维的能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趋向差异很大,这一直是语文教学难以因材施教的难题,那么能不能借助信息技术使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更合理、更充分的发展?这些都是“教”和“学”方面专题性的、很值得实验的项目。
上一篇:信息技术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