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爱上学习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总结小学工作计划总结师德师风建设总结人性.人格.人文 -- 正文

人性.人格.人文

[04-24 20:28:30]   来源:http://www.i3xuexi.com  师德师风建设总结   阅读:9265

[导读] 的人,又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个性。所谓个性,是指具体的人有别于他人的,与众不同的特性。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首先要承认个性,尊重个性,让不同个体都能扬长避短;让不同个体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张扬与发展。但是,人又是社会的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在育人工作中,既要创造条件让不同的孩子个性获得充分张扬,又要旗帜鲜明地进行社会化的价值引导。即让每一个孩子懂得作为社会的人,必须无条件地遵守集体的“游戏规则”。在学校必须做遵守学生守则的好孩子,在社会必须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任何人不能以张扬个性为借口,违反游戏规则。这种既要求孩子遵守集体的“游戏规则”,又让孩子个性充分张扬的理念,就是我们信守的高扬人性的德育理念。要说明的是,在这里,遵守集体的“游戏规则”仅仅是人的社会化的底线,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更要追求高层次的人的社会化。即一个人不仅要遵纪守法,更要无私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社会。这种理念,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摆脱两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或强调社会化而忽视个性化;或强调个性化而忽视社会化。我们学校德育组研究认为,优质的德育应当在人的社会化与人的个性化方面找到最佳的结合点。理直气壮地抓人的社会化不仅不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张扬,而且,只有在社会

人性.人格.人文,http://www.i3xuexi.com

----优质德育研究思考

以德育为灵魂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促发了我们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层思考。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诸如“张扬个性,是不是就可以为所欲为,我行我素”;“师生平等,是否不再师生有别”;“德育工作如何走出光靠说教的窠臼”等困扰。为此,我们学校德育组近年来,就与德育相关的人性,人格,人文等几个关键词,进行探究,并在探究中逐步形成了高扬人性,敬畏人格,崇尚人文的德育理念。

一、高扬人性的德育

在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学校十分强调张扬个性,目的是让孩子的智慧得到最有效的激活,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然而,有人提出:“张扬个性,是不是就可以为所欲为,我行我素”。这显然是对人的个性的误读。

人的个性,即人性。人性既具有共通性,又充满独特性和差异性,是多样性与独特性的“共在”。任何人首先是人,即具有人的共性;任何具体的人,又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个性。所谓个性,是指具体的人有别于他人的,与众不同的特性。

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首先要承认个性,尊重个性,让不同个体都能扬长避短;让不同个体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张扬与发展。

但是,人又是社会的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在育人工作中,既要创造条件让不同的孩子个性获得充分张扬,又要旗帜鲜明地进行社会化的价值引导。即让每一个孩子懂得作为社会的人,必须无条件地遵守集体的“游戏规则”。在学校必须做遵守学生守则的好孩子,在社会必须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任何人不能以张扬个性为借口,违反游戏规则。

这种既要求孩子遵守集体的“游戏规则”,又让孩子个性充分张扬的理念,就是我们信守的高扬人性的德育理念。要说明的是,在这里,遵守集体的“游戏规则”仅仅是人的社会化的底线,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更要追求高层次的人的社会化。即一个人不仅要遵纪守法,更要无私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社会。

这种理念,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摆脱两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或强调社会化而忽视个性化;或强调个性化而忽视社会化。

我们学校德育组研究认为,优质的德育应当在人的社会化与人的个性化方面找到最佳的结合点。理直气壮地抓人的社会化不仅不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张扬,而且,只有在社会化前提下的个性化才能为社会所认可,为社会所容纳,个人的生命价值也才能真正得到实现。我们学校的德育实践也证明,我们学校培养的一些特长生,都同时也是品学兼优的“华南之星”。但是,我们绝不允许“特长性”变成可以“我行我素”“为所欲为”的“特殊生”。

二、敬畏人格的德育

在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学校还十分强调师生在人格上绝对平等。有人提出,师生平等,是否师生不再有别。这显然又是对人格的误读。

人格即人的品格,包括人的性格,人的道德品质以及做人的资格等,其特征中最核心要素是“自尊、自重、自强”。人格在人的素质中处于核心地位,“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不断升华人格,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

然而,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悖论,开展以完善人格为重点的德育却经常出现一些不尊重人格,甚至污辱人格的违法行为。

一些老师面对那些学习成绩既不理想又不听话的麻烦生就变成像“老凶婆”,“大恶霸”那样,时而破口大骂什么“弱智”、“白痴”,时而狗血喷头什么“笨蛋”、“蠢猪”。这种极不尊重学生人格的行为给我们的德育抹了黑,也给我们的教师人格抹了黑。

我们之所以说,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就明文规定:“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同时指出:“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还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也指出:教师应当履行“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的义务。

这种不尊重学生人格的行为,也是从根本上否认师生在人格是绝对平等的理念。师生都是人,都是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师生是无别的。但我们也绝不否认师生有别。问题是我们是从什么样的角度看师生关系。

我们学校德育组研究认为,必须从哲学意义上来全面理解多维度的师生关系: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作为社会角色,老师与学生担负着不同的职责,不同的义务,当然是有别的;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学生就是教育的消费者,教师则是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服务者,这同样是有别的;从法学角度分析,学生是权利的主体,有受教育权,而教师则有教育权,这也是有别的。但是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人格上,就是从哲学意义上说,他们作为人的存在,他们是没有差别的。他们都是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人,都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尊重学生人格是教师实施优质德育的前提。污辱孩子人格尊严的德育是谈不上心悦诚服的,它必然走向德育的反面。敬畏人格是我们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共识,是我们信守的德育理念。

[1] [2]  下一页


标签:师德师风建设总结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计划总结 - 小学工作计划总结 - 师德师风建设总结